查看原文
其他

如果降薪10%,你还愿意主动转正吗?

2015-06-20 陈宝亮 科技杂谈

【摘要】眼下,电信行业正在上演一场大规模的人力变动,数十万劳务派遣制员工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“转正”。随之改变的,还有他们的薪酬、福利、保险等一应劳动保障条约。




| 科 | 技 | 杂 | 谈 |

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



文 / 陈宝亮,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


河南联通多个部门最近都接到了来自联通工会的通知,要求各专业口推荐一批劳务派遣制员工,予以转正——签订正式劳动合同。劳务派遣是一种区别于正式合同制的用工方式。在电信行业,劳务派遣员工主要分布在营业厅、一线装维、摆摊营销、呼叫中心等岗位。在河南南阳市,劳务工的比例约为40%,都在摆摊卖卡,有几百人需要转正。


而在联通之前,中国移动已经于2014年底陆续在部分省启动大规模劳务工转正。2015年上半年,福建省三明移动转正了300人,还有300人左右;三明市下的县级市永安市,转了32个,还剩40人没转。



除福建之外,山东、湖南、重庆、广东等省份也均启动了转正工作,前段时间,员工一天要签20多份转正合同。现在还剩不到一半,下半年的转正工作已经开始,劳务工直接与公司签署3年正式劳动合同。


眼下,电信行业正在上演一场大规模的人力变动,数十万劳务派遣制员工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“转正”。随之改变的,还有他们的薪酬、福利、保险等一应劳动保障条约。然而,本应成为职业分水岭的“转正”,对绝大多数劳务工而言并没有太多吸引力。劳务工转正之后,很可能还要面临降薪。


这种怪象背后,是运营商们深深的无奈。对运营商而言,庞大的组织、政策的限制与低下的效率,正成为横亘在其面前的巨大挑战。


“转正”潮来临


引发这场转正大潮的,是2013年7月开始实施的《劳动合同法》以及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。据悉,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要求:2016年2月底前,劳务派遣用工占比要降到10%以下,在达到这一比例前,不得新增劳务工。


2012年底,中国移动正式工为18.2万人,而劳务工高达33.5万人,劳务工比例高达64.7%。经过一系列调整,2014年底,中国移动正式工为24.2万人,劳务工为23.8万人。劳务工比例接近49.5%,仍然远远超标。


中国移动人力资源部在三年前就成立了一个‘劳务改革小组’,负责降低劳务工比例的相关工作。但是,目前仍然没有拿出完善的执行方案。只给了一个粗略的时间表:2013-2015年,三年分别将5%、10%-15%、60-70%的劳务工进行转正。


2014年,中国移动劳务工转正数量约3.5万,2015年,中移动还需在全国转正接近20万名劳务工。


中国联通的压力要小于中国移动。中国联通上市公司财报显示,2012年,中国联通拥有正式工21.9万人,劳务工7万人,劳务工比例达24%,同样超标。2014年,中国联通正式工达到22.9万人,劳务工降至5.3万人,劳务工占比18.7%。2015年,中国联通需转正约3万名劳务工。记者此前就劳务派遣问题联系中国联通,目前仍未得到答复。


同样的情况存在于中国电信。根据中国电信2013年社会责任报告,中国电信集团正式员工数64万人,其中包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,以及为数众多的三产公司。在业内,大家都称电信为‘百万大军’,劳务工、外包工应该有几十万。中国电信也有一大批劳务工需要转正。2013年,中国电信集团制定了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和外包单位建会入会工作的通知》。不过,中国电信未公布具体的劳务派遣比例。


运营商迫切需要让员工转正。因为劳务工比例达标之前,运营商又不能新招劳务工,同时因为‘减员增效’的要求,也无法大规模招聘正式工。但是每年劳务派遣工的流失率都有15%左右,如果不能迅速补充人员,会出现人力紧缺。


但事实上,本应成为职业分水岭的“转正”,对绝大多数劳务工而言并没有太多吸引力。


长期以来,从事一线工作的劳务工待遇普遍低于正式员工。以中国移动为例,2007年,劳务工平均年薪酬约2.84万元,而正式工则为14.8万元。2009年以后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要求用工单位对劳务工、合同工实施同工同酬。三大运营商开始大幅提升劳务工薪酬。根据2014年财报计算,中国移动劳务工平均年薪酬达到11.9万,相比2007年增长了319%。相比之下,正式工薪酬数年来并未增长,仅为15.2万,与劳务工基本持平。在中国联通,劳务工平均薪酬仍较大程度落后于正式工。根据2014年财报计算,中国联通正式工2014年平均薪酬15.17万,而劳务工仅6.83万。


需要指出的是,劳务工薪酬虽然略低于正式工,但已经实现同工同酬——即同岗位正式工与劳务工的薪酬保持一致。


“相同岗位对比,劳务工只比正式工少一项‘年金’,其他保险、基本薪酬相同。”前述南方移动人力表示:“但转正之后,却要降薪。”


根据该省移动公司要求:“转正之后,固定薪酬保持不变。而量化薪酬部分,相应降低。”不过,为了保障转聘工作平稳过渡,该公司要求“降薪幅度必须控制在10%以内”,并且为转正人员提供总额为600-1000元不等的“工龄补贴”。


降薪的无奈


不只是劳务工降薪,正式工降薪更厉害。相比2012年,我2014年完成了更多的工作量,但个人收入少了数万,整个集团同事大多如此。而2014年,全国正式员工的交通补助、物业、取暖补贴,也全部取消了。


2014年,中国移动离职正式工5524人,同比增长了138%。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中国电信,根据中国电信人力资源发展报告,2014年,中国电信正式员工人数减少约5585人。而在2013年,整个中国电信集团正式工从66万降至64万,减少2万。


为了补充人力,2014年,中国移动招聘了1.7万人,同比增长了124%。但李常并不确定能有多少人留下来,他告诉记者:“近几年来,中国移动招聘大学生开出的薪水每年都在减少,以广东省为例,现在开出月薪不超过4000-5000元。”


与之相应的是,2014年全年,中国移动劳务工转正3.3万人,但离职劳务工人数达到4万,属于“入不敷出”。


曾有多位运营商高层吐槽电信行业为“一个十年不加薪的行业”。2001年,中国移动正式工3.87万人,薪酬总额69亿,人均年薪酬17.8万。此后至今,中国移动正式工年均薪酬从未能超过2001年,始终徘徊于15万左右。


“国资委一直对运营商实施薪酬总额考核。”李常介绍,其目的,其实是希望国企能够‘减员增效’,通过提高员工效率,来提升企业收入、竞争力。“但你也知道,国企内部很难执行员工激励,无法提高工作效率,只能通过不断招人去扩展业务。”


但是,受限于薪酬总额要求,如果大规模招聘,必然会拉低员工平均收入,这让运营商的人力部门颇为头疼。“对我们来说,人员、薪酬都很难实现能上能下、能高能低、能进能出。”李常回忆称:“大约2001-2003年,集团人力开始尝试‘劳务派遣’。当时,劳务派遣被集团视为‘先进的用工方式’。”因为劳务工不直接与中国移动签署协议,无需向国资委汇报人数。而且,劳务工薪酬被统计为“业务支撑费用”,并不计入国资委的薪酬总额之中。


当时,劳务派遣在石油、铁路、金融、电信行业普及,并迅速壮大。财报显示,中国移动劳务工数量在2005年达到20万,于2010年突破30万。庞大的人员数量支撑着中移动的业务迅速崛起。


但眼下的问题是,所有劳务工转正之后,“中国移动的员工数、薪酬必须汇报,并通过国资委审批。”李常说道,“员工数增加一倍,但薪酬总额不可能增加一倍,怎么办?”


李常透露,目前集团只有两个“权宜之计”:让近两年成立的多个子公司接收一部分刚转正的员工。子公司的人力、薪酬不受国资委考核,但子公司的容量有限,解决不了太多问题。“而另一个方案,则是继续集体降薪。”


“几乎没有企业能达到劳务派遣工比例低于10%的标准。”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函洪桂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国家对用工标准制定得很高,但市场上又存在灵活用工的需求,这是最矛盾的地方。”


洪桂彬是专注于公司法、劳动法的著名律师,他告诉记者:“一些央企领导开始跟国资委诉苦,国资委正逐渐放宽了薪酬总额的限制。也有不少企业在清退劳务工,这已经引发了很多‘清退争议’。”


无论如何,对运营商来说,这场人力资源的变动无比艰难。


管理试验


如果考虑当下的市场环境,情况则更为复杂。运营商执行多年的“人海战术”与如今的市场格局已经完全脱轨。


2014年,中国联通收入同比下滑5%,中国移动收入、利润均现负增长,中国电信收入、利润微增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移动用户总量达到12.9亿,渗透率接近94%。李常表示:“电信市场已经完全饱和,近几年,人海战术带来的只能是过度竞争。”进一步说,运营商需要全面转型营销模式,改变人力资源的利用方式。


2012年底,中国电信率先尝试“划小核算单元”经营改革,这一经营理念借鉴了人称“经营之神”的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——通过把在企业内部划分出大量最小化的经营单元,以此提高竞争力。稻盛和夫曾通过这种经营模式拯救了濒临破产的京瓷株式会社,并一手打造了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。2014年,中国电信开始在全国推广“划小”承包工作,实施了一系列“小CEO能力提升工程”。


中国联通则在推广“人岗匹配”,以“岗位+能力+业绩”为平台,通过资源激励培养向高价值、高业绩、高能力的员工。


中国移动最有代表性的转变是启动了“NPS(净推荐值)考核”。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忠诚度分析指标。苹果、飞利浦等公司很早就启动了NPS考核,并将其视为“未来利润”。爱立信副总裁兼OSS&CEM产品管理主管ShamirShoham曾向记者介绍:“借助大数据技术,NPS转型可以给运营商带来大量高价值用户、高价值业务。”


然而,营销模式的转型成果目前尚不明显。与此同时,员工效率的考核带来了新的矛盾,一部分低效率员工“脱颖而出”。


【昨日文章索引】


【投稿方式】

邮箱:631255063@qq.com

微信号:sophie0306(长按可复制)


点击下方 【阅读原文】加入科技杂谈菁英会。



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

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

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

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


| 新科技 | 睿思想 |

已入驻百度百家、腾讯新闻、搜狐新闻、今日头条、网易阅读
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(xinews)成员

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


转载授权、商务合作,联系微信号:sophie0306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